DQZHAN技術訊:梳理丨水電廠智能化發展趨勢
近幾年隨著我國的電力科學不斷向前發展,水電廠智能化設施技術的日趨完善,給無人值班和遠端監測方式提供了實用性。新近建設的水電廠都設計并運行了以微機監控系統為主的智能自動化的系統,一些舊式水電廠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造。
發展現狀
在我國,水電廠智能化應用起步較晚。國內水電廠**實現全微機監控系統是隔河巖電廠,代表了90年代初水電廠微機監控系統的發展水平。水電站無人值班工作模式越來越取得業內領域的廣泛共識。發展至今,微機監控系統功能已涵蓋了機組和輔機設備運行狀態的監視、大壩的**監測、水庫的防洪監測和自動記錄、處理事故等各方面,但各系統發展水平不平衡。
已有的研究
集成化智能化元件(裝置)如集成制動閥組、水力控制閥、智能電動閥門和全智能濾水器等在水電廠基礎智能化應用中已廣泛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模式取代了常規儀表廣泛使用的DC4~20mA模擬信號通信標準。水電廠的繼電保護以PLC技術的控制單元的監控系統為主和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
研究表明
智能水電廠的建設以IEC61850標準為基礎進行分層控制。在水情智能測報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中多涉及嵌入式系統開發研究。水電廠微機監控系統按類型主要分集中式監控系統和分布式監控系統,各自的特點。
發展趨勢
1 、基礎自動化元件(裝置)智能化
隨著自動化元件(裝置)復雜性越來越高,未來就需要適應性更強的智能化元件以滿足實際需要,特別是元件的防磁場干擾,防潮性能等。如開發跨領域、機械及電氣的集成智能儀表和智能傳感器?,F場狀態監測、故障診斷以及配置完善優化將會是水電廠智能化元件大發展方向。
2 集中式微機監控系統
將水電廠自動化元件(裝置)向智能化發展并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監測、控制、保護、調節、數據采集為一體的集中式裝置,實現數據的采集傳輸光纖化。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廠商相繼推出帶現場總線通信協議的智能電動執行器,利用微機和現場總線技術將伺服放大器與執行機構合為一體。未來集中式微機監控系統很可能朝著體積更小、功能更集中的一體式方向發展。
3 分布式、嵌入式微機監控系統
發展重點:人機界面更加友好;開放性大大提高;即插即用性和互操作性大。應能向著系統響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可適應性強,便于維護,經濟和可擴建的方向發展。分布式、嵌入式微機監控系統研究除了系統自檢性、自兼容、防干擾以及二次**防護系統外,未來更可將實現水電廠智能網絡化數字化作為重點,以搭建組合式的功能模塊組建完整系統,其中應著重考慮不同廠家規范的接口技術包容性以及軟硬件設計朝著完善的標準、規范方向進行。
水電廠自動化智能化整體處于基礎研發階段,隨著水電行業的高速發展和科技進步,新建水電廠需要大力推廣應用自動化技術建設,而已建成的水電廠則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提高技術水平。集中式、分布式及嵌入式微機監控系統以及基礎自動化元件(裝置)智能化將很大程度上會是今后的發展趨勢。